近年來,我國軸承工業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一整套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無論從軸承產量,還是軸承銷售額,都已邁入軸承工業大國行列。雖然總體發展態勢向好,但隨著如今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演進,軸承行業也遇到了諸如產品生命周期的加速減短、產品需求的高度定制化以及全球不同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軸承制造企業需要從多個方面布局。以自潤滑軸承領先企業長盛軸承為例,公司堅持高標準、引入與自主研發先進生產設備并舉、推進兩化融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高質量產品,多措并舉打造世界級“軸承名片”,為國產高端軸承在國際市場上贏得美譽。
據了解,長盛軸承是國內領先的自潤滑軸承企業,專業為各工業領域提供自潤滑軸承解決方案,并致力于自潤滑材料的研發及其在新領域的推廣與應用。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引進、吸收并消化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同時進行技術研究、改良和突破,進而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工藝。公司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客戶分布覆蓋中國、歐洲、日韓、北美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堅持高標準,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可靠性和精度
長久以來,長盛軸承堅持在研發、生產及交付等各環節以高標準、嚴把控的態度服務于為全球客戶。從目前我國軸承行業產品結構來看,技術含量較低的普通軸承生產能力已較為充足。而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軸承,具有特殊性、能滿足特殊工作條件的自潤滑軸承,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都有較大發展空間。因此長盛軸承將提升自潤滑產品的精度、性能、壽命及可靠性等方面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不斷提高研發設計水平及制造水平,緊抓行業發展的趨勢。
開發先進設備,推進兩化融合
長盛軸承從德國引進14套全自動軸承成型設備,并創新開發了8條自潤滑材料燒結線、7條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成型生產線和多臺其他設備,為公司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供了設備保障。同時公司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拓展ERP相關功能:MES系統、質量追溯系統、實驗室系統等,通過數據分析提升內部效率、優化流程,通過信息化促進生產自動化的升級換代,提升生產效率,助推柔性智能制造,滿足客戶不斷精細甚至定制的需求。
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應用領域
長盛軸承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開發實踐,建立了行業內較全面的產品體系,可以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采購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了領先地位。同時,長盛軸承持續加大對新應用領域拓展和延伸的研發投入,2018年,長盛軸承和上海核工業研究院共同開發出應用于核電領域的新產品,為公司打開核電市場。此外,長盛軸承正在積極推進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及軍工等高尖端領域的應用探索進程,爭取進軍高尖端市場。
長盛軸承秉承“通過高性能自潤滑軸承及其技術解決方案創造價值,為關愛地球做出貢獻”的愿景,于思考中前行,以高標準高要求帶動全行業提質升級,以高質量的產品服務于客戶,以卓越績效贏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