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寶雞市蔡家坡經開區內,一座新能源汽車創新產業園拔地而起,這就是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寶雞新能源基地建設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汽車行業能源互聯島項目。

陜鼓能源互聯島實現了冷、熱、電、風、水、廢與安保、消防、環境監測等能源系統九聯供。
“在這樣一個新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基地里,由陜鼓統一規劃建設了燃氣鍋爐站、污水處理站、智慧空壓站、地源熱泵站、各級配電室、廠房動力管道等能源供應系統,實現風、水、熱、電等能源互聯,使園區達到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僅建設投運地源熱泵這一項,每年就可節約天然氣耗量8.91萬標準立方米,節約運行費用超過22萬元,年減少CO2排放量261噸!标兾鞴娘L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介紹說。這不僅是陜鼓踐行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又一實踐,也開啟了工業園區能源高效利用的新時代。

2017年6月,陜鼓投資建設運營了陜鼓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
作為具有50年能源基因的陜鼓,順應國家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趨勢,通過從單一產品制造商,向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的持續轉型,讓自身跳出傳統裝備制造業的束縛,如今已成為產業多元化、國際化的智慧綠色能源企業。圍繞分布式能源“專業化+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圓心,陜鼓已實現了設備、工程總包EPC、服務、運營和金融等五大產業的發展。
在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中,能源的高效利用正是各領域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焦點。陜鼓主動踐行國企擔當,探索能源互聯及高效利用的技術和方案,解決制約綠色經濟發展的痛點問題,陜鼓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應運而生。
“這是目前全球首個園區能源、資源全循環、利用及管理的能源中心,同時可實現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低!崩詈臧舱f。
能源互聯島系統解決方案源自陜鼓數十年積累下來的雄厚能量回收再利用經驗和互聯網思維。能源互聯島從一個園區乃至一個城市著眼,全面考慮園區內供能、用能、能量轉換的科學性,通過合理布局、多能互補、能量梯級利用,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天然氣等)和傳統能源(工業余能等)高效利用,并實現資源相互轉換、綜合平衡,大大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
陜鼓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已運營兩年多,每年可為陜鼓臨潼廠區節省運營成本53%,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二氧化硫排放79%、氮氧化物排放80%。同時該綠色、智能能源系統實現清潔能源使用率100%,工業余熱利用率98.4%,中水回用率100%。
如今,能源互聯島項目技術和方案的市場應用前景廣闊,陜鼓在其運營的10個空分氣體廠、5個污水處理廠、2個發電廠實現了能源系統互聯。同時,陜鼓已與陜汽寶雞華山工程車輛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了能源互聯島建設項目。其中,陜鼓陜西漢德車橋能源互聯島項目已成為中國第一個汽車行業能源互聯島項目。2019年1—6月,陜鼓已實現銷售訂貨(含鎖定)同比增長47.14%,陜鼓“綠方案”領跑能源市場新革命的效應正進一步顯現。
同時,作為陜鼓能源互聯島系統方案核心能力之一的“硬科技”實力,也是陜鼓助力能源裝備發展的強大支撐。陜鼓研制的國內8萬、10萬等級以上大型空分壓縮機組,45萬等級大型硝酸四合一機組, 5050m³大型高爐鼓風機組,大型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TRT)等多項節能環保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自主研制的節能環保產品軸流壓縮機獲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產量累計已達1900臺套,居全球第一。陜鼓冶金余熱余壓能量回收同軸機組BPRT、SHRT應用技術榮獲國際“十大節能技術和十大節能實踐”獎。
多年來,陜鼓能量回收及輸出的總功率達到18GW,相當于五分之四的三峽的裝機容量,同時相當于年替代原煤4000萬噸,為國民經濟發展持續創造“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