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中國鑄造協會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主持召開了由科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薄壁復雜鑄鋼件自動化負壓反重力鑄造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科技成果評價會。

科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公司專業生產汽車渦輪增壓器關鍵零部件,于2018年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了國內首家渦輪增壓器零部件領域主板上市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綠色工廠”、“中國鑄造行業綜合百強企業”、“中國鑄造行業汽車鑄件分行業排頭兵企業”、“中國綠色鑄造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2012年經江蘇省科技廳批準成立“江蘇。ǹ迫A)渦輪增壓器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先后被認定為 “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重點研發機構”、“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江蘇省工業設計中心”等等。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依托各類研究中心平臺,公司先后與西北工業大學、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江蘇分院、江蘇大學、常州工學院等簽訂協議,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利用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勢,有效提升了項目研發的技術水平和總體績效。目前累計獲得國家****授權92項、其中發明****授權25項,以自主知識產權為基礎,有效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汽車渦輪增壓器部件廠商之一。
項目產品耐熱鋼渦輪殼是渦輪增壓系統的核心零部件,結構復雜,質量輕,壁厚厚薄不均,長期在高溫、熱沖擊負荷工況下工作,必須具有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能、良好的高溫強度以及較小的熱膨脹系數。

負壓反重力鑄造技術是利用真空系統裝置,在吸鑄室內造成負壓,將熔融金屬從保溫澆注爐吸入殼型中,并保持一定時間而獲得鑄件的方法,采用該技術,充型速度可控,成形性好,表面光潔,尤其適用于薄壁復雜結構件;但高合金耐熱鋼澆注溫度達到1500-1600℃,合金液的比重較大,鑄造過程的密封性難以保證,真空度難以控制,因此,國內同行企業尚無能夠成熟運用反重力鑄造成形技術實現耐熱鋼鑄件產業化生產的先例。
中國鑄造協會邀請到了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中國鑄造協會會長、研究員張立波;原中國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張伯明;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張志勇;清華大學教授康進武;東南大學教授董寅生;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周建新;江蘇大學教授司喬瑞;中國一拖集團原副總工程師鞏濟民;北京自動化研究所、江蘇長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教授級高工劉新;上海汽輪機廠有限公司軍工部教授級高工吳鐵明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成果進行了評價。

科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洪民等領導參加了會議,評價會議由中國鑄造協會行業發展部劉樹生主持,專家組主任委員單忠德院士主持了專家質疑及評議環節。評價委員會專家觀看了生產現場的視頻材料,聽取了項目匯報。經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目創新研發出滿足高性能、復雜薄壁耐熱鋼鑄件生產要求的負壓反重力鑄造成形技術,突破了砂型真空負壓精確調控、超高溫鑄造環境密封、液面精確伺服控制等關鍵技術,制造出汽車渦輪增壓器殼體等優質復雜耐熱鋼鑄件,最薄壁厚可達2mm,實現了輕量化精密鑄造并顯著提升了鑄件的性能及質量。
同時,該項目提出了吸鑄爐鋼水液面精確調控的激光在線高精度測量和壓力伺服控制技術,發明了真空吸鑄罐體快速裝夾技術及浮動壓緊裝置,創新研制出無芯氣壓保溫吸鑄爐,實現了液面高度、充型速度的精確控制與自動快速高溫密封,顯著提高了鋼水純凈度。
創新設計出適用于耐熱鋼負壓反重力鑄造的陶瓷升液管密封結構、反重力補縮殼型結構、浮動壓緊機構,通過自動制芯系統、機器人上涂系統、自動烘干系統、自動壓型系統、自動密封系統、伺服吸鑄系統等裝備的系統集成,創建了耐熱鋼負壓反重力鑄造自動化生產線,產能達到150萬件/年,實現了耐熱鋼負壓反重力鑄造過程的數字化、自動化綠色生產,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評價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項目的科技成果評價,認為本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授權****多件,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耐熱鋼負壓反重力殼型疊箱鑄造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