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閥體結合面滲漏 上下閥體間結合面處的滲漏現象,造成這種漏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結合面的螺栓緊力不夠或緊偏,造成結合面密封不好。消除方法是調整螺栓緊力,在緊螺栓時一定要按對角把緊的方式進行, 最好是邊緊邊測量各處間隙,將螺栓緊到緊不動為止,并使結合面各處間隙一致。
二是閥體結合面的齒形密封墊不符合標準。例如,齒形密封墊徑向有輕微溝痕,平行度差,齒形過尖或過坡等缺陷都會造成密封失效。從而使閥體結合面滲漏。在檢修時把好備件質量關,采用合乎標準的齒形密封墊就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三是閥體結合面的平面度太差或被硬的雜質墊住造成密封失效。對由于閥體結合面的平面度太差而引起閥體結合面滲漏的,消除的方法是將閥門解體重新研磨結合面直至符合質量標準。由于雜質墊住而造成密封失效的,在閥門組裝時認真清理結合面避免雜質落入。
3、沖量安全閥動作后主安全閥不動作
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主安全門的拒動。主安全門拒動對運行中的機爐來說危害是非常大的,是重大的設備隱患,嚴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一旦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管路中的介質壓力超過額定值時,主安全門不動作,使設備超壓運行極易造成設備損壞及重大事故。
通過實踐,主安全門拒動主要與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
一是閥門運動部件有卡阻現象。這可能是由于裝配不當,臟物及雜質混入或零件腐蝕;活塞室表面光潔度差,表面損傷,有溝痕硬點等缺陷造成的。這樣就使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間摩擦力增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所以主安全門拒動。例如,幾年前7號機爐大修前過熱主安全門跑砣試驗時,發生了主安全門拒動。檢修時解體檢查發現,活塞室內有大量的銹垢及雜質,活塞在活塞室內無法運動,從而造成了主安全門拒動。檢修時對活塞,脹圈及活塞室進行了除銹處理,對活塞室溝痕等缺陷進行了研磨,裝配前將活塞室內壁均勻地涂上鉛粉,并嚴格按次序對閥門進行組裝。在試驗時,對脈沖管進行沖洗,然后將主安全門與沖量安全閥連接,大修后點爐時再次進行安全閥跑砣試驗一切正常。
二是主安全門活塞室漏氣量大。當閥門活塞室漏氣量大時,在活塞上的作用力偏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所以主安全門拒動。造成活塞室漏氣量大的主要原因與閥門本身的氣密性和活塞環不符合尺寸要求或活塞環磨損過大達不到密封要求有關系。消除這種缺陷的方法是:對活塞室內表面進行處理,更換合格的活塞及活塞環,在有節流閥的沖量安全裝置系統中關小節流閥開度,增大進入主安全門活塞室的進汽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增加沖量安全閥的行程來增加進入主安全門活塞室內的進汽量方法推動主安全閥動作。
三是主安全閥與沖量安全閥的匹配不當,沖量安全閥的蒸汽流量太小。沖量安全閥的公稱通徑太小,致使流入主安全閥活塞室的蒸汽量不足,推動活塞向下運動的作用力不夠,致使主安全閥閥芯不動。這種現象多發生于主安全閥式沖量安全閥有一個更換時,由于考慮不周而造成的。
4、沖量安全閥回座后主安全閥延遲回座時間過長
發生這種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安全閥活塞室的漏汽量大小,雖然沖量安全閥回座了,但存在管路中與活塞室中的蒸汽的壓力仍很高,推動活塞向下的力仍很大,所以造成主安全閥回座遲緩。消除這種故障的方法主要通過開大節流閥的開度和加大節流孔徑加以解決,節流閥的開度開大與節流孔徑的增加都使留在脈沖管內的蒸汽迅速排放掉,從而降低了活塞內的壓力,使其作用在活塞上向下運動的推力迅速減小,閥芯在集汽聯箱內蒸汽介質向上的推力和主安全閥自身彈簧向上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回座。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主安全閥的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之間的磨擦力過大也會造成主安全閥回座遲緩,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就是將主安全閥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的配合間隙控制臺標準范圍內。
5、安全閥的回座壓力低
安全閥回座壓力低對機爐的經濟運行有很大危害,回座壓力過低將造成大量的介質超時排放,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損失。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第一因素是:彈簧脈沖安全閥上蒸汽的排泄量大,這種形式的沖量安全閥在開啟后,介質不斷排出,推動主安全閥動作。
一方面是沖量安全閥前壓力因主安全閥的介質排出量不夠而繼續升高,所以脈沖管內的蒸汽沿汽包或集氣聯箱繼續流向沖量安全閥維持沖量安全閥動作。
另一方面由于沖量安全閥介質流通是經由閥芯與導向套之間的間隙流向主安全閥活塞室的,介質沖出沖量安全閥的密封面,在其周圍形成動能壓力區,將閥芯抬高,于是達到沖量安全閥繼續排放,蒸汽排放量越大,閥芯部位動能壓力區的壓強越大,作用在閥芯上的向上的推力就越大,沖量安全閥就越不容易回座,此時消除這種故障的方法就是將節流閥關小,使流出沖量安全閥的介質流量減少,降低動能壓力區內的壓力,從而使沖量安全閥回座。造成回座壓力低的第二因素是:閥芯與導向套的配合間隙不適當,配合間隙偏小,在沖量安全閥啟座后,在此部位瞬間節流形成較高的動能壓力區,將閥芯抬高,延遲回座時間,當容器內降到較低時,動能壓力區的壓力減小,沖量閥回座。消除這種故障的方法是認真檢查閥芯及導向套各部分尺寸,配合間隙過小時,減小閥瓣密封面直往式閥瓣阻汽帽直徑或增加閥瓣與導向套之間徑向間隙,來增加該部位的通流面積,使蒸汽流經時不至于過分節流,而使局部壓力升高形成很高的動能壓力區。造成回座壓力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各運動零件磨擦力大,有些部位有卡澀,解決方法就是認真檢查各運動部件,嚴格按檢修標準對各部件進行檢修,將各部件的配合間隙調整至標準范圍內,消除卡澀的可能性。
6、安全閥的頻跳
頻跳指的是安全閥回座后,待壓力稍一升高,安全閥又將開啟,反復幾次出現,這種現象稱為安全閥的“頻跳”。安全閥機械特性要求安全閥在整動作過程中達到規定的開啟高度時,不允許出現卡阻、震顫和頻跳現象。發生頻跳現象對安全閥的密封極為不利,極易造成密封面的泄漏。分析原因主要與安全閥回座壓力達高有關,回座壓力較高時,容器內過剩的介質排放量較少,安全閥已經回座了,當運行人員調整不當,容器內壓力又會很快升起來,所以又造成安全閥動作,像這種情況可通過開大節流閥的開度的方法予以消除。節流閥開大后,通往主安全閥活塞室內的汽源減少,推動活塞向下運動的力較小,主安全閥動作的機率較小,從而避免了主安全閥連續啟動。
7、安全閥的顫振
安全閥在排放過程中出現的抖動現象,稱其為安全閥的顫振,顫振現象的發生極易造成金屬的疲勞,使安全閥的機械性能下降,造成嚴重的設備隱患,發生顫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閥門的使用不當,選用閥門的排放能力太大(相對于必須排放量而言),消除的方法是應當使選用閥門的額定排量盡可能接近設備的必需排放量。
另一方面是由于進口管道的口徑太小,小于閥門的進口通徑,或進口管阻力太大,消除的方法是在閥門安裝時,使進口管內徑不小于閥門進口通徑或者減少進口管道的阻力。排放管道阻力過大,造成排放時過大的北壓也是造成閥門顫振的一個因素,可以通過降低排放管道的阻力加以解決。
8、安全閥排汽管布局不佳
由于排汽管道安裝欠佳,導致6號機快減裝置安全閥動作時,發生了安全閥出口管套裝連接處脫開事件;還有一次是9號機高加安全閥動作時,發生了安全閥出口管排汽瞬間將運行層面的蓋板掀翻,同時排汽所產生的后推力,使安全閥進口彎管嚴重變形。
為此,我們采取解決方法:
一是在6號機快減裝置安全閥出口管套裝連接處增設8片夾襯筋板,以增強安全閥出口管套裝連接處的牢固性。同時,在管道上方彎頭處增加頂柱,以防止安全閥出口排放管脫開事件的發生。
二是將9號機高加安全閥出口管,由原向上直排整改為90度彎頭平視排放,管口朝向空曠區域。同時,在排放管道上方彎頭處增設拉筋支撐,以避免排汽所產生的后推力,將安全閥進口彎管頂變形事件的發生。
9、結束語
對機爐安全閥的常見故障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雖然目前電站鍋爐安全閥都是由主、輔閥配套組成的,并采用機械和熱工控制雙重保護,有些故障不易發生,但只有充分掌握安全閥的常見故障原因和消除方法,在故障發生時處理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對保證機爐設備的安全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