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市上半年亮眼的外貿成績單中,軸承產業表現尤為突出,成為拉動全市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記者從聊城市相關部門獲悉,今年1-6月份,聊城全市出口軸承(含零件3.7億元,同比增長24.1%,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延續了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與潛力。

作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聊城軸承產業底蘊深厚,正加速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以臨清為核心區域,這里已構建起從原材料供應、鍛造成型、精密加工到成品組裝的完整產業鏈,聚集了5100余家制造企業,年營收突破500億元,年產量高達90億套,涵蓋7000余種型號,占據全國十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產業規模與實力在國內名列前茅。
近年來,聊城軸承產業通過持續的數字化升級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眾多企業如宇捷軸承、博特軸承等積極推進數智化改造,在生產效率、產品精度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初舉辦的 “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 軸承產業迎春展暨國際精準采購大會,更是為產業拓展國際市場搭建了重要平臺,現場意向成交額超10億元,其中境外意向采購額達2.8億元,為軸承出口增長注入了新動能。
在軸承產業的帶動下,聊城市上半年整體外貿表現同樣搶眼。1-6月份,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 362.6億元,同比增長45.7%,進出口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出口額 165.1億元,增長7.3%;進口額197.5億元,增長110.3%。6月份單月,全市進出口總值69.9億元,同比增長70.9%,增速繼續領跑全省,凸顯出強勁的外貿增長動能。
聊城市其他傳統優勢產業也有不俗表現。汽車產業方面,上半年客車(含底盤)出口量突破3000輛,占全省同期客車出口總量的近九成,持續鞏固領先地位。農產品出口中,禽肉產品出口5.2萬噸、價值10.6億元,分別增長33.3%、32.3%,對德國出口的脫骨烤鴨成為 “小而美” 代表;棉布出口額9.4億元,同比增長48.8%,非洲市場需求強勁,對尼日利亞、多哥、坦桑尼亞等共建 “一帶一路” 國家出口增長顯著。
聊城軸承產業的良好發展態勢,既得益于自身深厚的產業積淀和持續的創新突破,也離不開當地政府在產業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未來,隨著產業對接融合的不斷深化和質量攻關的持續推進,聊城軸承產業有望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大份額,為全市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