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碩果盈枝。
9月17日,秦川集團在寶雞舉辦60年慶-工廠開放日系列活動之“數智秦川·裝備領航”用戶開放日活動。

此次工廠開放日活動既是一次用戶感恩答謝的“回家之旅”,更是一場攜手共進的“未來之約”。秦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旭耀,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毛予鋒等出席活動并先后致辭。

馬旭耀在致辭中向蒞臨大會的行業協會、合作伙伴、廣大用戶、代理商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他指出,秦川機床自1965年從上海內遷建廠開啟艱苦創業征程,到1998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跨入資本市場,再到2006年組建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實現整體上市,構建起了覆蓋齒輪傳動全產業鏈的制造體系,車銑鏜類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廣泛涉足國家戰略需求領域。2020年法士特與秦川集團強強聯合,依托“秦-法協同”機制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積極布局高檔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等新興領域,投資建設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等,全力打造工業母機“黃金產業鏈”,并肩承陜西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多家“小巨人”企業,成功躋身“寶漢天工業母機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部分重點產品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等諸多殊榮,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馬旭耀表示,六十年砥礪前行,秦川集團每一步的成長與跨越,都離不開廣大用戶與代理商的支持與信任。秦川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客戶并肩前行的合作史。秉持著“匠心智造 用戶先贏”的核心價值觀,客戶的滿意是服務的終點,更是創新的起點,秦川將始終堅持“客戶為中心”理念,把滿足客戶需求作為企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愿與用戶持續開放現場應用、共享改進經驗、聯合技術攻關,與用戶建立長期互信、攜手提效的合作伙伴關系,與用戶共同打磨、共同迭代、共同定義、共同提升工業母機的技術標準與制造能力,助力中國裝備制造業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大主動權。
毛予鋒在致辭中說,秦川集團60年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先后承擔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高端數控機床、智能制造裝備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顯著提升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國際競爭力。希望秦川集團以建廠60周年為新起點,繼續發揮行業龍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步伐,持續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為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未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將一如既往支持秦川集團發展,與行業同仁攜手共進,共同譜寫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會議中,秦川集團副總裁龐亮宣讀《獲獎客戶、代理商名單》并主持頒獎儀式。山東京大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泰州寶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榮獲“最佳伙伴獎”,涇陽縣佳圖機械有限公司、重慶忠錦齒輪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榮獲“合作共贏獎”,天津市金萬航石油物資裝備有限公司、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等24家企業榮獲“卓越貢獻獎”,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江蘇罡陽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榮獲“秦川金鉆杯”卓越合作伙伴。

行業協會領導和集團部分班子成員分別為以上獎項獲得企業代表頒獎并合影留念,感謝與秦川攜手共進、共同成長的優秀用戶伙伴。三位獲獎代表以合作伙伴、用戶朋友的視角,依次分享詮釋了與秦川“互信共贏、攜手創新”的長期實踐經驗與合作典型案例。

會議期間舉辦秦川新產品推介活動,技術研究院有關負責人發布《秦川集團重點產品技術及典型案例》,宣講以“重點產品技術”為引擎、以“典型應用案例”為驅動,展示了秦川近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活動現場,特邀西安交通大學毛世民教授作《高性能齒輪設計與制造技術》主題報告,報告既分享了前沿理論突破,也為秦川齒輪磨削裝備與工藝軟件的迭代升級提供了寶貴指引。同時邀請法士特集團有關子企業銷售負責人以《以價值驅動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為主題分享“法士特經驗”,為“秦-法協同”下一階段業務拓展和共同打造我國智能工廠建設行業標桿提供了合作遵循和路線圖。

專題報告活動結束后,全體與會用戶、代理商代表先后深入秦川集團總部總裝一車間、總裝三車間、重型聯合廠房、新機加車間及寶雞機床部分現代化車間進行實地參觀,深刻體驗企業從1965年國營秦川機床廠奠基,到今天成為全球精密機床與高端裝備產業鏈的重要一員的發展歷程、創新成果與制造實力,對秦川人60年來始終秉持“裝備中國 走向世界”使命、用幾代人接續奮斗書寫出的中國機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壯麗篇章贊不絕口。
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劉金勇主持開放日活動。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高級顧問雷軍、法士特集團副總經理趙艷文,集團黨委委員李清耀,集團副總裁劉耀、曾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秦川重點客戶和戰略合作伙伴等20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