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最大的企業,臺灣機床業唯一一個擁有超過16家國際合資的企業,也是臺灣機床業唯一一家實行海外收購的企業,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給我們講述:“1989年我們只完成了一臺數控機床,我與同事說十年內要超過當時臺灣最大的機床生產企業麗偉,也許沒有人會相信,但我們經過8年努力,就超過了麗偉,第十年麗偉成了友嘉旗下的企業!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現在友嘉的企業規模,較臺灣第二名同業相比,至少有超過3倍的領先幅度,其市場影響力,讓向來保守的日本企業,紛紛排隊等著與之合作。從外太空上的衛星,到海底的潛水艇,都有由其數控機床設備所生產出來的零件。友嘉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始終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邁進。在即將舉行的德國漢諾威2013EMO展上,友嘉以2760平米的面積參展,成為此次EMO展第二大展商企業。
當下正值經濟危機,實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機床行業整體持續下滑,友嘉如何按既定戰略規劃布局全球,全力打造友嘉品牌,塑造國際形象?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到友嘉持久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完整的產品系列
友嘉擁有完整系列的機型組合,從立式/臥式加工中心系列、CNC車床,到高端的五軸聯動數控綜合加工機、大型龍門型加工機/磨床,以及柔性制造單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統(FMS)等自動化系統,一次性滿足不同客戶鉆、削、磨、銑、自動化各種加工制造需求。
將來,友嘉不是以產品數量來取勝,更以為用戶創新價值為經營方針。同時,為適應修筑鐵路、跨海大橋及能源工程等重大項目,增加了大型臥加的市場比重;還引進歐洲、美國、日本的高端機型,在大陸投產,增加高端產品的投入;伴隨高端產品的引進,除了傳統行業,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精密加工等,友嘉還會在新能源、航空航天、醫療等行業的市場占有率上逐步提高。
健全的協力體系
友嘉機****業部擁有全球27個數控機床生產基地,遍布亞、歐、美洲,整合利用各地供應鏈優勢和采購資源,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全球采購和生產制造機制。同時各生產基地在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經驗,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優勢互補,形成全球協力體系。未來會以市場為導向,將并購、合資或策略聯盟廠商銷售通路、客戶群與服務據點等,都一并納入整體布局。
全球行銷及售后網絡
集團擁有全球行銷網絡,在大陸擁有73家分公司,全球200多家代理商,隨時掌握市場的脈動,提供客戶最快最親切的服務品質。提供客戶24小時服務,通過友嘉的龐大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及強大的配件庫支持,給客戶最及時的技術和服務支持。友嘉的核心價值是“我們永遠為用戶多想一點兒!”(We always think more for our clients.)而全員的中心思想是“全力為用戶制造創新價值的產品!保╓e will do the best to make innovative products for our clients.)
厚植研發實力精益生產管理
2012年,朱志洋提出:把杭州工廠的產品生產標準提升到日本級的水平,把臺灣工廠生產的產品打造成歐美級水平,提高機床精度、穩定性、剛性等指標。同時,友嘉集團在大陸的高端機事業部擴充到七個,產品由中高端向高端發展。
要做高端產品,制造系統、模式、機制要大幅度變革,即走向“精益制造系統”。該系統一旦落實,生產空間、庫存量和能源消耗成本相應減少,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朱志洋解釋道:質量管理很重要,用高水準的生產線運作來推動質量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要加強,員工的工作態度和思維模式也要轉變,同時大力提升研發和創新能力,優化產品結構,加強銷售能力和服務能力,建立友嘉的國際品牌。

杭州友佳工廠
對于當前危機,朱志洋表示:“無論是對于世界經濟,還是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有上升期,也有下跌期,所以,我覺得當下的危機是一種正,F象。銷量增長并不代表企業進步,銷量下降也不一定代表企業退步。當經濟增長時,企業增速低于行業增速,企業實際上在退步。當經濟下降時,企業下降速度低于行業下降速度,也說明企業在進步!
友嘉,從全球化的布局規劃到永續經營的崇高理念,從知名到卓越,再到更大的國際舞臺上演繹民族機床品牌傳奇。朱志洋,注定成為改寫華人機床行業的第一人,名字將永遠載入中國機床行業的史冊。
文章鏈接:中國機床商務網 http://www.jc35.com/news_people/detail/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