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廠木南區腐蝕結構技術研究項目已完成商務洽談,進入實施階段。這個廠工藝所負責此項目的黃麗敏說,以往此類項目立案要技術、安全、財務、法律4個部門逐個簽字,并報經廠總工程師、經營廠長、廠長審批,需要7個步驟,F在只需上述4個部門聯合會商和總工程師審批兩個步驟,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這是吉林油田流程再造工作體現在基層的一個縮影。2017年6月開始梳理整合后試運行、今年1月開始正式運行的流程再造工作,是吉林油田繼擴大經營自主權之后,再三年深化改革出手的頭一個關鍵性動作,也是吉林油田推進老油田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強化價值鏈意識,深層次梳理問題清單
吉林油田已開發近60年,資源品位差、開發難度大等問題日漸突出。2013年,作為集團公司擴權改革試點單位,吉林油田運用創新思維,實現了變中求進,改革取得了喜人成果。
然而,在看到發展潛力的同時,吉林油田也發現了諸多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機關部門審查審批意識強缺乏服務職能、機關與基層責權不清導致互相推諉、關鍵核心業務流程復雜運行效率低等。內控管理上權責不清、審批環節多、業務鏈條長、運行效率不高。
再三年深化改革是碎片化進行,還是整體化推進?工作中的責、權是一清二白對等歸位,還是老樣子齊抓共管主次不分?公司管理層痛下決心:自我剖析,從革命性的變革入手,清除影響企業發展的病灶,打造健康高效發展的企業價值鏈。
基于強化企業價值鏈的視角,吉林油田開展了全公司范圍的管理現狀大調查,并引入外部權威管理咨詢機構,由企管部門牽頭,采取訪談座談、現場調研、問卷調查、網絡互動等方式,對企業管理現狀進行全層級、全領域、全方位覆蓋問題調研,先后訪談11位公司管理層領導、48個單位部門計70余位副處以上干部,召開30余場座談會、專題會,發放1600余份問卷,梳理出14大項311條核心業務問題。問題集中指向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管控模式。
權責對等歸位,科學編制解決方案清單
在調查研究梳理出問題清單的基礎上,吉林油田從強化頂層設計入手,成立流程再造課題研究項目部,公司主要領導擔任項目長,抽調24名處級、25名科級和24名管理專家專門投入此項工作,并聘請普華永道管理咨詢團隊參與項目運行。按照“權責梳理、流程優化”的原則,制定下發“流程再造操作指南”,按照“大流程、端到端、責權歸位、風險受控、簡潔高效”的原則,重新構建業務流程體系。
運用波特價值理論,引入RACI專項管理工具,重新評估業務價值、梳理業務創造價值過程,明確了納入流程管理的業務范圍及管控該業務流程間的承接關系。以管服分開、獨立監督、權責對等、閉環管理為原則,構建業務流程框架。
重新分配業務權責,推動權責對等歸位。圍繞核心業務,明確機關、基層參與業務管理的角色定位和對等權責,管理由傳統的條塊分割的職能定位向業務流程環節的價值定位轉變,解決責權重疊、越位、錯位問題。
重新設計業務流程,構建獨立監督機制,防控風險兼顧效益。針對部分流程審批程序復雜等問題,理順工作流轉關系,授權部門、基層自主制定及固化,實現縱向上厘清層級、合理放權,橫向上明確分工、跨部門合作。并將審計監督獨立于流程體外,不再干涉具體業務運行,實現陽光審計。
經過半年的梳理整合優化試運行,今年1月,吉林油田全新的核心業務流程投入運行。
簡潔高效受控,優化程序理順業務清單
吉林油田企管法規處副處長楊強告訴記者,通過實施流程再造,優化內部工作程序和表單,公司共梳理出40張核心業務清單,繪制了217個核心業務流程圖,對7583個內部工作程序、69個流程表單進行優化。
目前,全油田業務流程從551項2102個步驟,優化為217項1281個步驟。其中,業務表單精簡過半,減少審批環節129個,取消56處公章用印。
在吉林油田土地管理中心,記者看到,以前長期用地管理需要該中心審批的有7步,流程再造后減少為4步,簽“官僚字”的環節沒有了,簽字人的責權匹配了,更為基層減輕了負擔。而長期用地審批在基層單位精簡更為明顯:由當初的17步減少為5步。審批走上了“高速路”。
“以往下來檢查工作,電話一會兒一個,F在兩個小時沒有一個電話!痹诓稍L中,新木采油廠副廠長劉金國笑著跟記者打趣。這得益于流程再造中的授權管理。
通過采取單項授權、條件授權、定時授權等形式,將逐級授權分解落實到部門、單位和崗位,縮短業務鏈條、增強業務辦理的靈活性,提高便捷水平。同時完善部門內部授權機制,當有審查審批權限的人員不在崗時,必須對其他人授權,確保人走事能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據了解,僅新木采油廠機關科長審批權限就增加到24個,科員審批權限增加到27個,權限由個位數上升到“2字頭”。
吉林油田還創造了獨具特色的RACI權責工具,即部門和單位分為管理部門、監督部門、支持部門、專業部門和二級單位5個角色,分別賦予不同的業務權限和職責:屬于R角色的,承擔主體責任;屬于A角色的,審批任務,承擔管理責任;屬于C角色的,只能提供指導和咨詢,不參與決策、不參與審批、不承擔責任;屬于I角色的,結果告知他即可,無權干涉具體業務運行。這樣就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管理責任網絡。
兩級機關改革,一直是企業的老大難問題。通過流程再造,縮短了管理鏈條,重新劃分了部門職能,較好地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組織矛盾。僅從審批環節上看,就減少了129個。部門工作內容減少了,機關的重疊機構和富余人員充分顯現出來。
流程再造不僅轉變了機關的職能,更帶來了基層基礎工作的大變革,釋放了一線活力。在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廠油氣處理中心站,崗位員工田雪菊告訴記者,以前崗位員工的學習筆記每人都有六七本,技術學習、設備學習、企業文化學習等內容都要求有專門的記錄本;整合后,現在一本筆記就記錄了所有的崗位需求內容。
在新木采油廠采油八隊,隊長張海峰感觸更深。他說,現在一線站隊的考核重點放在油氣生產主營業務上,合并黨群、績效等考核輔助項,真正為基層減負。他們的管理活動由原來的72項精簡為43項,降幅為40%;基礎資料由原來的126項精簡為71項,降幅為43.7%。崗位員工精力都投入到了現場,回歸了基層業務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