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新
打造一個百年老店,企業需要有三方面的基因:
法制引領——注重企業法治建設,有章可循;
用戶至上——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是用戶養活了我們,我們要不斷地為用戶創造價值,同時實現員工自身價值;
創新驅動——企業必須持續創新,今天不創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淘汰。江蘇神通在A股上市十年來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程。資源是有限的,而創新是無限的。
文/谷學禹
近日,筆者帶著對江蘇神通凝聚智慧、匯聚力量,致力成為百年老店愿景的期許,走進江蘇神通公司,專訪公司創始人、總裁吳建新先生。
高端訪談
位于江蘇啟東的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特種閥門研發、制造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自上市以來,其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創新求發展”的經營方針,矢志以“單項冠軍、行業先鋒、百年神通、受人尊重”為目標,特別是近年來一直高質量踐行創新發展,力爭用較短的時間把江蘇神通打造成為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閥門龍頭企業,努力早日實現“中國夢”、“神通夢”。
今年恰逢中國資本市場成立三十周年。今天,2020年6月23日,我們又喜逢江蘇神通上市十周年慶。
十年磨一劍,十年的歷練和積淀,成就了江蘇神通高質量發展的豐厚底蘊。上市十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從2009年的2.86億到2019年的13.48億元,增長了4.7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2009年的4101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1.72億元,增長了4.2倍;從全國閥門行業二十強到2019年一躍為行業前三強。
今天的江蘇神通已形成了“大口徑、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機電儀一體化、成套化”的閥門產品特色,尤其在核電領域,蝶閥、球閥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90%;在冶金行業的轉爐煤氣回收系統、高爐煤氣凈化系統、煤粉噴吹系統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70%。

Q1
《董事會》:上市十年來,江蘇神通是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Q1
吳建新:時間確實過得很快,神通公司成立近二十年了,而江蘇神通從上市到現在剛好十年。這十年,可以說我們是“走小步,不停步,年年有進步”,總體來看是在穩健發展。
現在的神通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或者說是思維定勢,那就是:要么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淘汰的企業,沒有淘汰的行業。
只要在行業做到前幾位,就可以一直有飯吃,就可以好好活著。閥門行業是好行業,不管社會怎樣發展、進步,都是需要閥門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比如用在自來水、天然氣管道上等。
我們的愿景是打造百年神通,這就需要建設法治企業。為此,我們提出“456”要求:
四個凡是: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驗證,凡事有據可查;
五個一切:一切按程序辦事、一切以書面為準、一切工作都在計劃之中、一切過程都在控制之中、一切結果都在掌握之中。
所以,我們在公司提倡,企業的最高領導就是公司的制度。我們通過企業的法治建設,來實現企業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標夯實基礎。這幾年,我們大力推動信息化管理、流程化管理,這些都是打造百年老店的重要舉措。
現在,神通的信息化管理,對國家整個閥門行業來講,是走在最前列的。不管從設計數字化、物流管理智能化,整個管理體系都按照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去做。通過信息化建設和流程管理來辦事、去落實,這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基礎;
六個滿意:用戶滿意、員工滿意、政府滿意、社會滿意、合作者滿意、投資者滿意,從而建設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
讓用戶滿意,用戶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對企業來講,這是我們各項工作的中心。公司就是應該以市場為中心來開展相關工作。我們的市場定位是:鞏固冶金、發展核電、拓展石化、服務能源,以高端產品服務高端用戶。
Q2
《董事會》:這期間,公司產品是如何轉型升級的?
Q2
吳建新:近兩年來,江蘇神通在積極實施轉型升級。
我們將從一個制造型的企業,向制造加服務型去轉型;從民品向軍品升級;從通用閥門向智能化升級。
通過這么多年來的持續努力,我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色,F在國內口徑最大的閥門是神通生產的,耐溫最高以及耐溫最低的閥門也都是神通的拳頭產品。
這些產品參數要求比較高,以前耐溫最低的閥門都是從國外進口,從負七十幾度到負一百六十幾度,再到現在負一百九十六度,我們的產品安全運行了五年多了,完全可以替代進口。
國內要求最高的核級蝶閥、球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江蘇神通提供的。過去幾年神通的產品與國外產品比,價格便宜有優勢;與國內企業比,技術有優勢。
現在我們的產品跟國外比,不僅僅有價格優勢,也有技術上的優勢,F在,國外的閥門產品,相應的技術參數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國內核電項目的建設需要了。
所以這幾年,神通產品在核電領域的份額也在不斷地提升,我們的技術水平提升得更快。我們在乏燃料后處理領域關鍵閥門及設備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所以,神通這幾年的發展,提出了靠技術把企業做強、靠管理把企業做實、靠營銷把企業做大,靠人才求企業發展的理念已取得了實效。
通過加強管理,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術,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理所當然。
Q3
《董事會》:對閥門產業,您有著怎樣的情懷?考慮往其它產業發展嗎?
Q3
吳建新:首先,用戶需要我們,也離不開我們;其次,國家需要這樣的產業,需要好的企業;第三,地方政府需要發展,需要解決人到哪里去,錢從哪里來,也就是就業、稅收的需要,地方政府也會推著你往前走。
我們國家現在每年都有大量閥門需要進口,2018年進口量就有兩百多億元,現在貿易爭端背景下更需要國內企業支撐和替代。
所以,我們承擔了這個責任,也有這個義務做好閥門產業。主要基于為用戶擔當,為員工生活需要。責任就是情懷。
我覺得神通走專業化道路是堅定不移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剛上市前后,很多人動員我們去做房地產開發,這個錢來的快,國家也有很多政策。
為此,我要求團隊成員都靜下心來想一想,最后大家決定還是認認真真地把自己的閥門產業做好。我們抵住了誘惑,從此心無旁騖做主業。
這樣盡管發展速度一時看起來有些慢,但實際上從可持續性上看,努力去做自己熟悉的專業產品,對企業是有利的。
如果什么都想做,結果什么都會做不好,那么企業就完了。

Q4
《董事會》:這十年來,您遇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戰?又是如何克服的?
Q4
吳建新:一個企業,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存在。這幾年,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企業,就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跟上發展步伐。
去年,員工晚上經常加班加點,機器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深夜傳到外面還是很響的。怎么樣把噪聲降下來?設備本身改造,需要個過程。后來,我們就在原來圍墻里面,再建一道隔音圍墻,經檢測噪音達標,擾民問題最終解決了。
再比如,公司三號基地剛建設的時候,我們就決定按照最高標準去做污水處理。當時還沒有規定要求污水排放要達到一級標準要求。
后來環保督察的時候,我們相對而言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了。還有油漆問題。油漆也是老大難的問題,由于大部分閥門都需要油漆,盡管對油漆噴涂生產線有改造,但是效果不理想,環保不達標。
最后,我們還是下決心必須要改,不是糊弄別人,不是僅僅滿足驗收達標,而是持續的達標。盡管增加了一些成本,但上述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Q5
《董事會》:除了生產經營,在資本市場領域還有哪些印象深刻、考慮良久的抉擇?
Q5
吳建新:2015年,我們準備收購一家閥門公司,收購方式、人員安排都已準備好了方案,后來遇到股市風暴就停了下來。
事后,我真的覺得,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有時候看起來好事但卻不一定,需要經得住時間的檢驗;叵肫饋,那一年的資本運作,也是一次心驚肉跳的高風險歷程。
一個企業,好比雜交水稻,通過不同的基因誘發組合,產量會更高,可以出現新的發展。我們現在董事會已有所調整,大股東津西鋼鐵是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原來是我們的用戶,后來用戶成了我們的大股東。
這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因為神通在冶金行業的特種專用閥門市場占有率超過70%以上,津西鋼鐵用的閥門就可以由神通配套。
津西鋼鐵作為神通的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基地,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就可以拿到津西鋼鐵做成樣板工程,之后可以在唐山,在河北以及全國推廣。
津西鋼鐵提出目標:五年以內進軍世界五百強。鋼廠用的閥門都可以由神通配套,這為神通的后續發展拓展開了非常大的空間。原來我們主要做特種專用閥門,通用閥門做的不多。
現在公司董事會研究提出通用閥門神通也可以做,我們也有這個技術,全國鋼廠通用閥門市場需求有大幾十億,我們先從津西鋼鐵做起,一定可以做大。我一直覺得企業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Q6
《董事會》:您認為要打造一個百年老店,企業需要有怎樣的基因?
Q6
吳建新:一方面,要注重建設法治企業,做到有章可循、有人負責、有人監督、有據可查,法治企業是百年企業的基礎;
第二,要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目前來講,這是全體員工形成的一種共識。是用戶養活了我們,我們要不斷地為用戶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員工的自身價值;
第三,企業要不斷地創新,F在社會進步太快了。今天不創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淘汰。神通這么多年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程,包括產品的創新、市場的拓展、管理的創新。
資源是有限的,創新是無限的。如果一個企業得不到創新,發展也是很困難的。
Q7
《董事會》:說到管理創新,您對團隊建設是怎么做的?
Q7
吳建新:我們是個創新的團隊,都是跟著企業一起進步,共同發展。神通一方面為大家的發展提供平臺,大家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另外,引領企業發展,更多為企業發展創造價值。
在不斷創造企業效益的同時,實現員工的自身價值,這就是我們整個團隊在員工心目當中的位置。
神通的團隊,不管是員工、社會、同行、用戶,對我們整個團隊的評價都是很好的。
神通是工廠,要出好的產品;神通是學校,要出好的人才;神通是家庭,大家相互關愛。所以我們要求公司各級干部,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團隊整體上都非常積極向上,同時我們還特別注意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和帶頭作用。
現在啟東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到神通工作。孩子談戀愛找對象,都要找素質好一點,神通整個風氣就比較好,公司也是一直在培養一種正氣。我們公司每年還會有多場分層次的培訓,并且持續在做。在神通,員工不僅有一份工作,拿一份工資,更重要的是員工能夠學到一些本領,增長了才干。
現在可能誰也不能保證在一個單位會干到退休,但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有一天你離開神通,大家都會說因為你是神通出來的,你的素質就會比別人高很多。
Q8
《董事會》:今年疫情是一種挑戰,您和您的團隊是如何有效抗疫復產?
Q8
吳建新:聽黨話、跟黨走,把各級政府的政策貫徹好。
本來我們原計劃是大年初五開始上班,后來因為疫情影響而推遲,一直到正月十八,第一批員工才復工復產,也是啟東最早開工的企業。由于國內口罩脫銷,我們千方百計從韓國高價購買了一批。地方政府對我們很支持,協調地方企業加班加點幫我們生產了一批醫用口罩,保證員工使用。
后來我們就把進口的N95口罩全部捐給了醫院,我們員工就用普通的醫用口罩,因為醫院那個時候比我們更需要、更缺N95口罩,員工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同時,我們黨委工會動員員工捐款,總共捐款一百二十七萬余元。
疫情面前,人人有責,我們和社會分不開,是社會一份子,企業和我都有這份責任。
Q9
《董事會》:您是知名企業家,你認為什么才是企業家精神?
Q9
吳建新:不斷創新。要有擔當。
Q10
《董事會》:展望下一個十年,您希望江蘇神通會到達什么樣的高度?
Q10
吳建新:我們曾經提出:百年神通、百億神通。我覺得下一個十年,離百億神通更近一步。
Q11
《董事會》:對于企業和企業家的傳承問題,您有什么樣的期望?
Q11
吳建新:我覺得企業不僅僅是股東們的,也是整個神通人的企業。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誰能夠帶動企業向前走,誰就當企業帶頭人,我認為最終的體制應該是這樣。
現在的青年人,受教育程度高、接觸層次高、知識面廣、視野闊、眼界高。怎么樣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我相信他們會比我們干得更好。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

圖為吳建新(左)與董事會雜志谷學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