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載“誠信永嘉”建設與“溫州誠信日”相伴同行,讓誠信這一城市文明基石深深融入發展血脈。近年來,我縣以久久為功的韌勁,筑牢失信治理防線、完善信用修復機制,讓誠信成為社會共識與發展動能,引領各方乘“信”前行。
以典型為鏡,匯聚誠信暖流
發展為“本”,誠信為“根”,榜樣為“引”。近年來,我縣以誠信全體系建設筑牢基層治理“定盤星”,始終堅持榜樣引領,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聯動展示信用建設成果,依托“浙江好人”“溫州好人”“永嘉好人”等評選活動選樹典型,讓誠信正能量浸潤在我縣每個角落。
醫者黃愛中二十余年守諾行醫,寧虧自身也要踐行承諾,還成立“誠信基金”獎勵守諾者,與誠信經營戶結對共筑誠信生態;企業家徐建國創業30余年以信立企,將誠信置于經營首位,獲評“浙江好人”;公交駕駛員陳時雪、售票員鄭彩平拾獲高價物品后嚴謹上交、快速尋主,彰顯職業誠信;村民陳啟軒身為低保戶,拾獲8 萬元鉆戒毅然歸還,直言“政府救過命,千金必還”……這些平凡人的行動,無不詮釋著誠信的本真。
身殘志堅的邵則長同樣以信立身,即便企業虧損仍借錢為員工發薪。返鄉后,他帶動殘疾朋友組團創業,成立農業公司、殘疾人孵化創業園等,助力千余名殘疾人“站”起來,個人也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浙江好人”等多項榮譽。2024年,馬文雋、徐敏敏等20名經營戶獲“誠信經營‘踐諾者’”稱號。
一批批誠信典型、道德模范持續涌現,讓誠信成為永嘉人的共識與行動指南,這些先進典型化作集聚誠信共建正能量的“金字招牌”,生動展現著永嘉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以創新為翼,激活誠信價值
堅持產品創新,是“誠信永嘉”建設向深向實的生動實踐。誠信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引導我縣企業強化信用管理、提升信用效能,讓誠信成為核心競爭力,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注入鮮活動力。
走進紐頓流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全速運轉,機器人精準作業筑牢閥門品質——作為工業“咽喉”,閥門安全關乎重工業運行,誠信與品質因此成為企業立身之本。負責人陳孫娒深諳此道,其秉持的“以誠信為基、以質量立信”理念,更帶動了整個閥門行業的質量升級與服務優化。去年獲評“永嘉好人?誠信經營‘踐諾者’”,企業也榮獲浙江省AAA級 “守合同重信用”稱號。
在永嘉上塘濱江工業園區,君品集團的生產場景同樣彰顯著誠信底色。這家扎根“中國泵閥之鄉”的企業,以通用設備制造為主,業務涵蓋多元領域。車間內,從原材料檢驗到成品出廠,每道工序都貫穿著嚴苛的質量管控——這源于企業對誠信經營的堅守:不僅嚴守契約精神,獲評2023年省AAA級 “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更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ISO9001、API、CE等多項認證,出具《“浙江制造”認證質量誠信報告》,用實打實的生產細節與管理規范,讓誠信成為看得見的產品競爭力。
記者從縣發改局了解到,我縣依托全市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法人、社會團體及戶籍人口信用檔案全覆蓋;健全高效應用渠道并推進信息共享交換;同時扎實推進“信易貸”應用以信用信息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在此基礎上推動出臺涉執信用修復專項方案,助力失信主體糾正行為、誠信履行,并推進正向激勵,加強與多部門信用信息共享互認,保障修復主體不受差別待遇,激發其誠信守法積極性,這些舉措持續傳遞珍視、維護、構筑誠信的決心,將誠信理念深植生活肌理。
以機制為綱,夯實誠信根基
深化誠信建設是我縣推進“8?8誠信日”系列活動的核心內容,我縣通過機制完善、部門聯動等多維度發力,構建起堅實的誠信建設保障體系,讓守信者暢行無阻、失信者寸步難行。
“我們聚力協同聯動,嚴把失信懲戒‘增量入口’,圍繞‘調查、審查、實施’關鍵環節,構建全鏈條閉環失信懲戒機制,從嚴規范懲戒措施適用!笨h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我縣實施動態分類管理,助力失信主體“松綁解絆”,通過精準評估失信主體的履行能力與誠信狀況,建立退出、指導、約束“三張清單”,實現清單式動態施策;同時強化正向激勵與宣傳引導,推動守法誠信蔚然成風,充分發揮信用懲戒與激勵的雙向作用,突出修復成效與激勵導向,營造全社會共建誠信體系的濃厚氛圍。
部門聯動成效顯著:市監局去年引導擬入嚴重失信名單企業修復信用,確保無新增;清理“僵尸”企業,壓減失信存量。稅務領域亦有新突破。
值此第二十四個“永嘉誠信日”,我縣將通過多樣宣傳弘揚誠信文化。下一步,還將加大執行力度清退無存續力企業、優化信用修復機制,讓“信用永嘉”根基更牢、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