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威工會近期統計的無償獻血名單中,一組數字令人震撼:85次獻血,2200ml全血,151.5治療量成分血。這組數字的背后,是球閥制造部張孟飛師傅十七年來無聲而執著的堅持。

緣起汶川,初心如磐
2008年春天,還是軍人的張孟飛隨部隊奔赴汶川救災。廢墟中的生離死別,傷員急需輸血的緊急呼喊,讓他毅然伸出臂膀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獻血。這場救援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頑強,也開啟了他長達十七年的獻血之路。


無聲奉獻,潤物無聲
若不是工會統計獻血數據,這位“熱血英雄”的故事或許仍不為人知。面對采訪邀請,張師傅最初婉拒:“情出自愿,事后無悔!敝钡铰犝f分享故事能號召更多人參與公益,他才終于點頭。車間里的“老頑童”談起獻血時眼神堅定:“每次想到可能挽救一個生命,一切就都值得!
公益成習慣,善念傳家風
除了獻血,張師傅還是蘇州市紅十字會會員、紐威志愿者團隊骨干,長期參與“一對一”貧困生資助。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將公益融入生活:妻子與他同行公益,從軍的兒子受他影響立志退伍后創辦公益組織。他說:“紐威助我成家立業,我愿為社會添磚加瓦!
健康理念,成就非凡
年近五十的張師傅體檢指標全部優良,他的秘訣就是生活極簡,幾十年雷打不動的早餐饅頭配開水,必吃的豆制品,每天雷打不動的6公里健走。他平日只喝白開水,他說人體70%是水,白開水是最好的,勝過咖啡、茶、飲料。但他說最重要的還是心態:“把煩惱當玩笑,把助人當快樂”;面對壓力,不愉快的事,他說:“凡事不過夜”,讓不愉快的事情及時翻篇。
讓善行被看見,讓愛心被傳遞
如今,張師傅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等多項榮譽,但他最珍視的是每次獻血后那條“您的血液已用于臨床”的短信。他說:“真善美從來不是課本里的空話,而是每個普通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