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海關總署、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建設珠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后,海關總署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備忘錄,雙方決定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加大對江蘇省內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扶持力度,促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如此,多個省市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持省內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扶持政策,一場企業轉型升級大考席卷而來。
轉型遭遇瓶頸
作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廣東省,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產業成為我國的經濟風向標。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單純依靠代工加工,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企業的利潤也被原來值得驕傲的低成本所蠶食,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對于同時負責一家多晶硅企業和兩家紡織廠的王明來說,經營的重壓在今年顯得尤為明顯。王明告訴記者,按照去年的規劃,今年公司多晶硅項目是要追加投資的,但是現在市場不景氣,產品價格大大回落,經過再三考量,追加投入的計劃暫緩執行!艾F在基本上是用紡織廠的利潤來支持公司的新能源產業,這點資金對于光伏產業投資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蓖趺鞣Q。
沿海省市的傳統產業,優勢逐漸消失,原材料、勞動力的成本銷蝕了企業的大部分利潤,許多企業生存已經很困難。為了積極尋找新的減少消耗成本,節省時間的途徑,王明聽從同行的介紹,嘗試求助一些電子商務平臺開始展開工作,從此開始走向逐漸轉型的道路。
借道電子商務
然而轉型并不樂觀,此前,外貿企業只需要幾個業務員,老板以及廠區工人,按照訂單把產品做好就萬事大吉,而轉型升級做國內市場,企業不僅需要按照國內需求從頭開始做,還要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企業品牌、銷售渠道的建立和對外推廣等工作中,成本過高壓的企業喘不過氣來。王明開始根據自己的國內貿易定位和減少成本快速的需求,逐漸鎖定一些工業品電子商務平臺上。
對于企業如何進行轉型升級,企業界人士也發表了觀點和建議。國內工業電子商務企業樂百供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少加工貿易型企業是以代工為主,不僅沒有自己的品牌,甚至也沒有一個完善的銷售團隊和采購團隊。一旦那些固定的代工品牌沒有了訂單,或者是原材料成本上漲,他們很可能就沒了資金來源或者是入不敷出,甚至發不起工資,掙扎在生死邊緣。因此這些企業都有必要進行轉型升級,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要開辟出自己的產品銷售市場!
我國加工貿易型企業轉型帶有從頭再來的意味,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建立在培養采購部和銷售部上,這對于轉型國內貿易的企業來十足是個挑戰。為了幫助這些企業快速適應國內競爭的激烈環境,樂百供推出的快速匹配,在線招投標、貨比三家,純人工精確匹配等之類的服務功能。尤其最低價格協議的推出,進而在價格上實質性幫助這些企業直接減少成本。
不僅如此,部分貿易轉型企業在品牌意識上概念比較薄弱,為了幫助企業強化品牌概念,樂百供,通過“品牌展示”+“推薦體驗”兩條腿走路的形式,幫助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和轉型升級。